一部《长安三万里》 一份中国式浪漫 我们为何爱读唐诗
来源:看余杭     时间:2023-08-02 09:48:28

“浮生只合尊前老,雪满长安道。”

“花萼楼前雨露新,长安城里太平人。”

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……

在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片尾,一场关于“长安”的飞花令里,“千年遥望”的大唐卷轴徐徐展开,多种方言齐诵千古名篇共绘一幅诗意大唐的画卷。

唐诗,在电影中反复被提及,成为了剧中人物抒发情感的出口。观影后,不少网友自发汇总电影中提到的48首唐诗,调侃“硬是把电影看成了教科书”;各种关于影片的“预习”“复习”资料层出不穷……一时间,仿佛大家都沉浸在这一场梦回唐朝的“贴地飞行”之中。

那么,诗歌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?它是如何做到跨越千年依然直抵人心?又能给当下的诗歌推广带来怎样的启发?

当熟悉的诗句在影厅中响起,从孩子到大人,无一例外地对着大银幕跟读,这样的观影体验,也可谓是中国电影里的独一份了。

电影里,这些耳熟能详的唐诗,配上精美的动画画面,让诗意有了具象化的表达。当高适、李白一起纵马奔腾在芦苇荡,一句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那是意气风发;颠沛流离、东躲西逃,当李白在酒杯中见到明月的倒影,一句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那是悲切感伤;家财散尽、一事无成,当李白醉倒、神游天外,一句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那是悲壮豪放……

诗歌,是一把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。从“鹅鹅鹅”到“床前明月光”,无论农村还是城市,每个人的孩童时代,都有古诗的浸润。可以这么说,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,是属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。

虽然背诵诗词、伏案读书的时光已远去多年,但当这些熟悉的诗词以诗人之口诵出,那些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、纵情肆意的少年情怀便一下子全部涌入脑海。

如果说唐诗为表,那么长安就是电影的内核。电影里的长安,既是一个地名,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。长安三万里,既代表着盛唐的广袤疆土,也是诗人们追逐理想的千山万水。

借着高适的回忆,李白、杜甫、崔颢、贺知章、王维、王昌龄、岑参……那些语文课本上每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字,在电影里集体“活”了起来,共同构成了一个诗意的大唐。

相比以往出圈的动画电影,这部电影跳出了四大名著和神话的范畴,是少有的历史现实主义题材。正如电影中所说:“诗在,书在,长安就会在”。文化的力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,让千年以后的我们,与盛唐、与李白杜甫他们同悲同喜。原来,诗人也有着常人一般的爱与忧愁。

在唐朝盛极而衰的过程中,诗人们或为生活、或为前途、或为朋友四处奔波,那些不同的人生际遇幻化成别样的诗意和失意,又与千年以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映照,唤醒了当今大众的认同感和代入感。

如果说,孩子只是对唐诗感到亲切的话,那么,成年人则能从诗中感受人生的况味。

正所谓初读不识诗中意,再读已是诗中人。诗歌的力量,打通了电影与观众情感的连接点,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闪光的时刻,是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。

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,都是大唐时期著名的盛世。经济繁荣,文化交流频繁,造就了多种多样的诗歌流派。

以王维、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恬静淡雅、清丽洗练,以高适、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雄浑磅礴、悲壮苍凉;以李白、韩愈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瑰丽夸张、热情奔放;以杜甫、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笔下沉郁顿挫、质朴真诚……

正如电影中所现,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,诗歌却在波折中扩大了外延,丰富了内涵。

“诗言志”,无论是初唐的蓬勃向上、盛唐的豪情万丈,还是中唐的人间生活、晚唐的忧愤感伤,这不仅是文风的变化,更是历史变迁和个人志向在诗歌上的反映。也因如此,千年以后的人们,依然能在唐诗的吟诵中找到对文化兴盛的向往和个人奋斗的共情。

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中,唐诗凝练出诗人的“风骨”。而这种风骨,正是唐诗流传千百年的生命之源。

一首首唐诗,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表达。正如网友所说,在满屏的绝绝子、YYDS里,诗歌的存在,让情感的表达不再匮乏。生活在当代的我们,吟咏诗歌,是为了找寻生活的诗意、接受心灵的洗礼、辨明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向。

遇到困难,我们会默念李白的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或是李贺的“少年心事当拏云,谁念幽寒坐呜呃”,给自己下一次出发加油鼓劲。

看到春雨,我们会想到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,冬季遇雪,会生起“欲饮一杯无”的感慨,又或者行走在山间时,感受到“曲径通幽处”的惊喜,生发“一览众山小”的豪情。

诗歌,在一遍遍地诵读中,终会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,塑造出我们傲立人间的风骨。

浙江这片灵秀山水,何其有幸引得诗人来,留下万千诗。李白写下“湖清霜镜晓,涛白雪山来”,贺知章叹道“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”,崔颢留下“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”……这一句句,皆是“诗画江南”的生动注脚。

流传千百年的诗歌文化,璀璨夺目的闪耀群星,以及长安代表的盛世风景,构成了我们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何传承这份文化财富,笔者想到了三句诗。

第一句是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。诵读是我们认识古诗的第一步。诵读,让人在感受诗歌韵味的过程中,激发出学习诗歌文化的兴趣,在一次次的积累中培养独特的精神气质。

这种诵读,不单是指坐在课堂里的背诵,更重要的是结合生活理解诗意。比如中秋节赏月,不妨来一场带“月”的飞花令,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,感受诗歌磅礴瑰丽的想象力。

第二句是“大鹏一日同风起”。好风凭借力,古诗词文化的传播,不是从严格的韵律中去寻找,而是要最大范围内影响更多人。比如通过现代化的表达,或者是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媒介,让人们从古诗中读出新意。

近年来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模式,在线上线下引发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。网红教授戴建业教授的抖音直播间,古诗的魔性解读吸引了众多的年轻粉丝:读到“草盛豆苗稀”,你猜想是陶渊明种田不努力?可紧接着,陶渊明便说自己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,种田可努力了。

第三句是“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诗的魅力,在读,还在行。行走在山水之间,我们除了能真切感受到那份诗意之外,还能理解诗意之外的情感羁绊。比如浙东唐诗之路这条以唐诗为纽带的文化线路上,串起无数诗人自然与人文的融合。李白借景抒情感叹道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,孟浩然心境澄明写下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。

最后,笔者想用康震教授的一段话收尾:“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诗的背后,都有一段人生,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后,也许承载的是辉煌,也许承载的是失落,但是跨越千百年之后再到现在,无论辉煌还是失落,它们共同成为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,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自信和骄傲。”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