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亮点!让乡村园告别“小学化”
来源:中国教育报     时间:2023-05-22 11:09:30

让乡村园告别“小学化”(主题)

针对乡村幼儿园“小学化”现象,江西省芦溪县在充分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,积极推进乡村幼儿园育人方式变革,深度实践“美好的环境、完整的活动”这一教育主张,不断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。

空间即课程,营造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环境


(相关资料图)

乡村园往往造型简单,审美不高,墙上画着各种卡通形象,或刷得红红绿绿。十年来,芦溪县改变乡村园空间组合、重塑环境,坚持“从儿童视角去探索空间建设”,逐步形成“建筑本身是幼儿园最大的玩具”的设计理念。单一的长廊变为曲回的连廊,打破室内、室外空间的对立,功能玩具与建筑相嵌相融。

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,幼儿园的木滑梯从二楼直接落地一楼户外,孩子可以自由奔跑在“田字形”回廊。幼儿园屋顶开了玻璃窗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;地面开了玻璃洞,低头就能看到伙伴的身影。

空间构造的探究性增强,使儿童与空间的互动感同步增强。“雪中漫步,倚栏观雨,追光踩影,草坪踢球”都在建筑内部发生。

美好的空间环境给幼儿一个开放好玩的童趣世界,充分满足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,深受儿童喜爱,也成了课程生发的起点。

改变空间、重塑环境,我们总结出了“空间即课程”的实践经验。

教师即伙伴,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

乡村园受传统“上课为主”教学模式影响,教师想要“管住孩子”,让人感觉“教师高高在上”。我们通过班级观察发现,碎片化的一日活动安排,不合理的常规秩序要求,让儿童很拘束。乡村园留守儿童较多,更需要教师亲切地倾听幼儿,亲密地陪伴幼儿。

在高控的人际环境下,即使再美的幼儿园,也不会有灵动的儿童。因此,营造乡村园“温馨、舒适的人际环境”是育人方式变革见效的关键。芦溪县打破传统刻板简单的“我教你学”育人观念,在一日生活游戏中以“每日一对一倾听记录”为路径,听孩子生活中的想法,听孩子游戏中的创意,听孩子对问题的思考,听孩子对现象的质疑……形成“平视倾听、回应支持”的师幼互动过程,创设了“教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”的人际环境,营造温暖、轻松的氛围,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尊重和关爱,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,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。

改变教师,发现儿童,我们总结出了“教师即伙伴”的实践经验。

自然即资源,拓展幼儿活动空间

很长一段时间,乡村园都在模仿城市园的环境,一马平川的塑胶地、精致的功能室,而忽略了乡村园拥有空间宽广、自然资源丰富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芦溪县立足本土,走“乡村路线”的游戏环境创设路径,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由“N个1”组合而成,即“一条溪”“一池沙”“一潭泥”“一堆石”“一条曲径”“一块山坡”“一块稻田”“一片树林”等。丰富的乡村园教育资源,让幼儿能够在生态的游戏环境中,有不同的探究,不同的体验。

比如,幼儿园有了水稻田,师幼在春天播种,在秋天收获,幼儿能直观地感受稻谷变成大米的过程,亲身体验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”的实际含义。幼儿园有了一片竹林,幼儿能观察笋节长高的过程,两棵竹子之间串一个轮胎,秋千就有了。夏季热的时候,幼儿在竹林游戏玩耍,一阵风吹过,能听到风声,看到“入竹万竿斜”的状态。

美好的“乡”味游戏环境,尊重乡村儿童本原经验的乡村园课程设计,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,培养了亲近自然、喜欢探究、活泼灵动的乡村儿童。

立足本土、爱上乡村,我们总结出了“自然即资源”的实践经验。

完整的活动,推动乡村园内涵式发展

我们发现,和城市儿童相比,“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,听音乐会,欣赏名画”等活动,乡村儿童亲身感知的机会比较少。乡村家长大多不会陪孩子读图画书,许多乡村儿童都是在“广场舞”中习得音乐。许多留守儿童的早期生活经历十分单一。

3—6岁儿童的学习需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,乡村园活动应当积极链接乡村儿童的生活背景,才能促进乡村儿童更好地发展。我们通过“发现乡村儿童”,改革以往“学拼音、背古诗、学算术、唱儿歌、学跳舞”等教育形式,提出给予乡村儿童“完整的活”,即“生活、游戏、运动、阅读、艺术”活动,形成“生活自主、游戏自由、运动健体、阅读奠基、艺术浸润”的活动路径,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。

生活活动是基础。我们践行陈鹤琴先生“活教育”理念,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都让他自己做。生活活动主张儿童“自主自理”,不包办代替,以免剥夺儿童自主学习的机会。重视研发支持儿童“自主自理”的辅助工具,先后研发了“小火车餐车”“多面鞋柜”等,实现儿童“自主进餐、自主换穿”。

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。我们深入开展自主游戏,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自由畅想、自主探究、大胆假设、认真求证,儿童拥有充足的时间、充足的材料在室内外开展游戏活动。

运动活动是强身健体的基础。我们既会利用乡土环境组织幼儿开展“走田埂、爬竹竿、远足、登山”之类的运动项目,也会常态化开展“晨跑、律动操、跳马、篮球、足球、跳绳”等运动活动。

阅读活动是每日必修课程。针对乡村儿童图书匮乏、阅读少等现状,我们将自身定义为乡村儿童早期阅读“奠基人”角色。“每日读一本书”是幼儿园的固定内容,鼓励幼儿每日记录自主阅读内容,教师定期和幼儿一起讨论阅读过的图画书,让丰富的阅读启蒙幼儿。

艺术活动重美育熏陶。相较于城市儿童,乡村儿童较少有机会走进美术馆、博物馆。但是,乡村世界同样能够创造条件和机会对乡村儿童进行“美育”。我们将“春花秋月、夏蝉虫鸣”都作为儿童美育资源,开展“听取蛙声一片”夜营活动,让幼儿感知地方传统剧目“唱春锣”,利用地方资源“瓷土”开展捏泥活动……在幼儿心里播下美的种子。

让建筑更灵动些,教师更温暖些,自然更亲近些,活动更完整些,经验更丰富些,是芦溪县乡村园“美好的环境、完整的活动”教育主张的朴素追求,是用心培养新时代乡村儿童的生动实践。

乡村园去掉了“小学化”教学方式,抛掉了“幼儿教材”,丢掉了“假特色”,乡村儿童不再受困于“学拼音、算术”的机械教学,尊重乡村儿童本原经验的幼儿园课程,自然资源丰富的游戏环境,温馨舒适的人际环境,培养了“活泼泼的儿童”。在家门口就能“入好园”,让乡村家庭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感。

(作者单位系江西省芦溪县教师发展中心)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