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天热闻】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
来源:教育装备网     时间:2023-05-22 10:18:02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、行为和习惯,关系到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,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全局性影响。当前,受多种因素影响,学生心理问题频发,对立德树人带来重大挑战。对此,党中央高度重视,积极采取有效措施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的通知,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全局性、系统性、分层次的布局和安排,是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。  一是明确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体责任。首先,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。《行动计划》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,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落实国家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等要求出发,进行系统部署和安排,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其次,进一步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、学校的责任,把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、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评估、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,并建立问责机制,为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力保障。  二是提出全社会系统治理的工作思路和方案。《行动计划》遵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,统筹调动学生近端—中端—远端环境中的诸多保护和促进要素,体现出政策与制度的统筹、学科与人才的配套、技术与环境的融合、学校家庭各层面的联动。一方面,明确并强化卫生健康、公安、民政、妇联、媒体等各部门的职责;另一方面,强调教育系统与各方面的联动和协同,针对全体学生、重点学生、危机学生分别建立工作机制,在健康教育、监测预警、咨询服务、干预处置等各环节分别发挥作用。  三是阐明“五育”并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“以德育心”,将心理健康作为德育的目标和要求之一;提出“以智慧心”,明确“智育”不能以心理健康为代价,学科教师要科学开展智育;提出“以体强心”“以美润心”“以劳健心”,强调体育、美育、劳育对心理健康的责任。  四是有力回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和挑战。针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配置不足、专业化水平不高、职业发展受限等影响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、规范性的痛点问题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具体可行的有力举措,包括明确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标准,明确要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,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,明确职称评审规则,建立培训和专业发展路径等。这些举措的落实将有力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,打通其职业上升通道,助力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。  五是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。《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,要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监测专业机构,加强高校专业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,增加专业学位,要求各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基础与前沿性研究,设置学生心理健康实验室等。同时,还提出要加强相关科研成果转化,着力解决在预警干预工作中缺少心理健康诊断的专业判别标准、缺少基于循证的有效干预方案、缺少分级分类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能力等问题。在这方面,我国已有相关工作基础,在科技创新2030—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”重大项目中,专门立项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队列研究、脑智发育机理和提升等项目,将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坚实的科学原理、技术和方法。  总之,以《行动计划》作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,聚焦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真问题,注重综合系统治理,切实加强各方投入,重视相关科学研究与成果及时运用,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,造福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,有力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助力教育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。  (作者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)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